通知公告

“未来农药研究与创制”学术报告会

    2025-04-17 10:48:11 来源:欧洲杯下单网站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  报告人:杨青

  单 位: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

  时 间:2025年4月22日(周二)上午8:40

  地 点:学术会馆第一会议厅

  报告内容:新机制靶标新植保技术

  杨青,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导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中国农科院“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”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。曾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、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。长期从事几丁质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研究,是农药分子靶标研究的开创者之一。几丁质不存在于人畜和植物中,却是害虫和病原菌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生物多糖,因而是高效、安全的绿色农药靶向所在。杨青教授突破传统的“先有农药再发现靶标”研究模式,开创了“生物学机制-靶标发现”新研究范式,发现了一系列安全新高、成药性强的新型分子靶标。部分靶标已经应用于新机制农药的开发。这些研究成果为解决农药的安全性与抗药性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。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、Cell、Nature Microbiology、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。

  报告人:沈杰

  单 位:中国农业大学

  时 间:2025年4月22日(周二)上午9:30

  地 点:学术会馆第一会议厅

  报告内容:RNA农药的创制

  沈杰,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、博导,中国农业大学A类领军人才,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,2016年获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2017年获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。200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协会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;2005年至2009年分别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和德国美因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;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。2014年至2015年任昆虫学系系主任;2015至2021年任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。长期从事RNA农药创制和纳米农药新技术研发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、973项目子课题、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课题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。在Science、Advanced materials、Nano Today、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。获中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北京市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、大北农科技进步二等奖;入选Springer Nature2020年度中国高影响力研究。

  报告人:杨新玲

  单 位:中国农业大学

  时 间:2025年4月22日(周二)上午10:20

  地 点:学术会馆第一会议厅

  报告内容:多肽农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

  杨新玲,中国农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“绿色农药分子设计与发现” 团队负责人。主要从事农药信息学教学、新农药创制及绿色植保技术研究。在肽类农药、昆虫生长与行为调控剂及绿色杀菌剂方面取得较好进展。采用模拟肽和农药分子设计等技术,设计发现数个小肽类农药候选化合物,开辟小肽类绿色农药研究新领域。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,发表论文130余篇,主编及参编专著5部,获各类专业学术奖励10余项。现任北京农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,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多肽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担任《Pest Management Science》副主编、《农药学学报》、《农药》、《世界农药》编委。

  

责任编辑:王玮琦 张琳